純陽普渡妙經(二)

善書類別: 其他類別

光緒辛卯孟夏鐫刻,板存天津東門外玉皇宮後廣生社,經前有託名協天大帝、梓潼帝君、南極大帝、純陽弟子柳圭、神功妙濟真君許彞、警化真人白學敏的降筆序文。內文合經文及註解,但經文在下、註文在上,解文則附於每段經文之後。經書之末,有「呂祖誥」、「南海大士」七絕十首(章)、「孚佑帝君」七律五首、正陽帝君七律二首、勅封神化真君七律二首、妙化元君七律二首,最後為助梓方名冊。依例敘:「《普渡經》名為《純陽妙經》,其實因妙行真人有所請,紫微大帝述傳純陽生前實事也。…《普渡經》由海蟾明悟弘道慈佑帝君,飛鸞傳著於後世,昌陽道人劉長明辨篆筆。…(既)由篆文辨真楷,其中不免有訛作之字,(遂)又於己丑冬十月,慈佑帝君降鸞校正。…(而)袁了凡真人不憚辛勤,數月間,將是經詳加註解,令誦經者可以曉其中旨趣、微奧之言。……奈津邑雖首善之區,五方雜處,人心未能劃一,儻疑謗相生,致干譴責。故自己丑開壇,至辛卯春,經功告竣,亦即收壇。……《普渡經》註解每月逢八三壇,共計一年,其時甚促,校對刊刻,有未精細處,不免魯魚亥豕之訛。」足見該經正文、註解雖悉為鸞文,但託名降授的神佛卻不同。此外,由於辨別校正不易,註解每月僅逢八開壇等緣故,是經造作過程長達一年之久。合參《純陽普渡妙經》條。